如何做行业研究 一、行研价值行研的目的是寻找投资机会,产生投资收益。可能是行业成长带来的,也可能是预期差带来的。行研的价值在长期持有中体...

来源:雪球App,作者: 东厦废梁望西眠,(https://xueqiu.com/8179414131/176365768)

一、行研价值

行研的目的是寻找投资机会,产生投资收益。可能是行业成长带来的,也可能是预期差带来的。

行研的价值在长期持有中体现为可以通过对公司及行业的深刻认知坚定持仓,回溯并反推将来。在中短期持有中,对行业及公司所处发展状态的正确分析反应在了择时的准确度上。

二、研究框架

如果说运用数据研究是器,那研究框架则是术。术器结合才是最佳的研究状态。

研究框架是一位行业研究员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研究框架会随着认知不断完善,但研究框架的本质却不会变,即在行业研究中发现价值和风险的过程。

三、变与不变

对于研究对象而言,行业会变,公司会变,不同时间线上也会有不同的态势,甚至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也会随着时间改变。要警醒变化产生的不同结果。

在变化中抓住不变的量:如好的行业和公司的通性;部分行业的驱动因素不以其他变化而转移;在一致性预期下寻找预期差的目标。

四、虚实结合

财报是虚,宏观数据也是虚,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初步了解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的全貌,甚至可以通过这些回溯过往,但数据越接近未来越显得虚无。

要更接近一个行业、公司的真相,需要更多的深入行业,常规调研也好,草根调研也罢,甚至竞品行业和公司的评价也是一个方向。

虚实结合,是最基本的知行合一,通过务虚构建行业蓝图,再务实调研将蓝图填充,去伪存真,从而做出对未来的判断。

五、回溯类比

对行业、龙头公司成长的回溯的作用是多面的。

通过回溯可以加深对行业的理解,基于回溯对公司未来的推断会更为贴合现实。

回溯的应用不局限于本行业及公司,通过回溯可以类比二线公司甚至其他行业发展,通过共性寻求预期。

六、人的力量

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公司,人的力量都存在决定性作用。

行业中产生的重要事件的后续推演更看重对人的行为的分析,公司的发展除客观因素外,管理人的因素也至关重要。

科技类行业以研发为驱动,但研发的本质是资金投入及人才。政策驱动的行业本质在于决策者。更不用说消费量行业最大的驱动因素就在于消费者需求。

七、共情推衍

当明白了人的决定性因素,对一个行业的推衍出现瓶颈的时候,共情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消费行业可以将自己代入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产品;转型行业以公司管理者角度去思考未来战略方向等。

而以一个行业从业者的角度同情,会对原先不易察觉的风险更加敏锐。

八、反向思考

反向思考是从绝大部分人的反面去思考行业与公司的逻辑。

事务发展本就是两面性的,没有绝对的悲观与乐观。当地产被调控的时候,龙头公司却享受到由此带来的集中度上升的红利。电子烟行业引发极大热情的时候,更应该思索行业政策高压下的悲观结果。

反向思考的意义在于从多维看行业,在一致性预期下找到其他可能性,从而产生具有投资价值的预期差。

附:研究框架

1、行业划分

上游资源类(以资源及价格驱动)、中游制造类(以工艺及利润驱动)、下游消费类(以人为驱动)、延伸的还有科技类(以研发为驱动)、政策类(以政策为驱动)等不同驱动因子的大类行业。

2、行业生命周期

导入期(能否进入成长期)、成长期(行业天花板所在哪)、成熟期(行业集中度如何、护城河在哪、规模化优势有多大、是否有新的行业方向、是否出现周期性特点)、衰退期(强替代品出现与否)。

成长期与成熟期是寻找预期差机会的最好的机会。

3、自上而下研究

行业处于中观层面。受到宏观和微观的双向影响。

宏观提供大方向:譬如财政、货币政策的宽松与否、国家鼓励的大资金流向、十四五规划等。

中观看行业:行业景气度、行业前景、行业结构等。

微观为公司,国内外企业生存现状、发展路径、行业龙头情况等。

4、产业政策

中央对行业的定调。中央及各部委所发行业政策。

各地方产业政策。

其他相关的宏观政策及行业政策。(如税收、融资、贸易等政策)

5、产业链

行业在上下游(全产业链)中所处位置,理清产业链全貌,决定性因素是哪些,从而知晓行业的发展逻辑,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严格而论,其实是一种供需关系的体现形式。)

如建材处于地产产业链中上游,由地产行业驱动。

6、供需关系

行业是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

行业供需关系的演变。

7、行业结构

产品结构:市场细分(消费结构、产品层级、产品竞争现状及未来等)

市场结构: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潜在进入者、未来方向等。

8、市场行为

定价:定价权、定价策略、定价方向等。

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工艺改良、供给需求重塑等。

并购、财务策略:规模优势、差异化、多元化、模式及产品创新、垄断等。

9、商业模式

行业中存在的商业模式有哪些,各自优劣,选择阶段性占优的模式。

10、行业绩效

每股指标、盈利能力、债偿能力、成长能力、资本结构、现金流量、营运能力等财务指标。

11、方法论

调研、咨询业内人士、实地走访、草根调研、竞争对手采访等各种行动。

财务分析、估值模型、数据比对、政策研读等各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