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境内应纳税所得额和分国(地区)别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2)分国(地区)别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
(3)分国(地区)别的境外所得税的抵免限额。
某国(地区)所得税抵免限额= 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 × 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 ÷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4)实际抵免税额:
企业在境外一国(地区)当年缴纳的符合规定的所得税税额低于所计算的该国(地区)抵免限额的,应以该项税额作为境外所得税抵免额从企业应纳税总额中据实抵免。
超过抵免限额的,当年应以抵免限额作为境外所得税抵免额进行抵免,超过抵免限额的余额允许从次年起在连续五个纳税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注意:
(1)企业不能准确计算上述项目实际可抵免分国(地区)别的境外所得税税额的,在相应国家(地区)缴纳的税收均不得在该企业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也不得结转以后年度抵免。
(2)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财税〔2017〕84号的有关规定计算的当期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小于零的,应以零计算当期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其当期境外所得税的抵免限额也为零。
案例分析
1
境内所得盈利,境外均盈利
【案例1】境外分支机构存在税率高于境内税率情形
A居民企业境内所得税税率为25%,盈利2000万元,甲国分支机构盈利300万元,在甲国缴纳所得税90万元(税率30%);乙国分支机构盈利200万元,在乙国缴纳所得税为40万元(税率20%);丙国分支机构盈利100万元(税率10%),在丙国缴纳所得税为10万元。A居民企业境内外所得实际缴纳所得税额?
分析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
=2000+300+200+100=2600(万元)
(2)应纳税额
=2600×25%=650(万元)
(3)抵免限额:
①甲国境外所得税抵免限额=650×300÷(2000+300+200+100)=75(万元)
②乙国外所得税抵免限额=650×200÷(2000+300+200+100)=50(万元)
③丙国外所得税抵免限额=650×100÷(2000+300+200+100)=25(万元)
( 4)实际缴纳的税额
=90+40+10=140(万元)
(5)允许抵免的税额
=75+40+10=125(万元)
(6)实际缴纳所得税
=650-125=525(万元)
【案例2】境外分支机构存在税率都低于境内税率情形
A居民企业境内所得税税率为25%,盈利2000万,甲国分支机构盈利300万元,在甲国缴纳所得税60万元(税率20%);乙国分支机构盈利200万元,在乙国缴纳所得税为40万元(税率20%);丙国分支机构盈利100万元(税率10%),在丙国缴纳所得税为10万元。
分析:
(1)应纳税所得额
=2000+300+200+100=2600(万元)
(2)应纳税额
=2600×25%=650(万元)
(3)抵免限额:
①甲国境外所得税抵免限额=650×300÷(2000+300+200+100)=75(万元)
②乙国外所得税抵免限额=650×200÷(2000+300+200+100)=50(万元)
③丙国外所得税抵免限额=650×100÷(2000+300+200+100)=25(万元)
(4)实际缴纳的税额
=60+40+10=110(万元)
(5)允许抵免的税额
=60+40+10=110(万元)
(6)实际缴纳所得税
=650-110=540(万元)
2
境内所得盈利,境外有盈有亏,但境外汇总的所得为盈利。
【案例3】境外分支机构存在亏损情形
A居民企业境内所得税税率为25%,盈利2000万元;甲国分支机构盈利300万元,在甲国缴纳所得税90万元(税率30%);乙国分支机构盈利200万元,在乙国缴纳所得税为40万元(税率20%);丙国分支机构亏损100万元(无以前年度亏损弥补),在丙国无需缴纳所得税。
分析:
(1)应纳税所得额
=2000+300+200=2500(万元)
(2)应纳税额
=2500×25%=625(万元)
(3)抵免限额:
①甲国境外所得税抵免限额=625×300÷(2000+300+200)=75(万元)
②乙国外所得税抵免限额=625×200÷(2000+300+200)=50(万元)
③丙国亏损,无所得税。
(4)实际缴纳的税额
=90+40=130(万元)
(5)允许抵免的税额
=75+40=115(万元)
(6)实际缴纳所得税
=625-115=510(万元)
3
境内所得盈利,境外有盈有亏,但境外汇总所得为亏损
【案例4】
A居民企业境内所得税税率为25%,盈利2000万元,甲国分支机构盈利300万元,在甲国缴纳所得税90万元(税率30%);乙国分支机构亏损300万元,在乙国无需缴纳所得税;丙国分支机构亏损100万元,在丙国无需缴纳所得税。
分析:
(1)应纳税所得额
=2000+300=2300(万元)
(2)应纳税额
=2300×25%=575(万元)
(3)抵免限额
①甲国境外所得税抵免限额
=575×300÷(2000+300)=75(万元)
②乙国和丙国都亏损,无所得税。
(4)实际缴纳的税额=90(万元)
(5)允许抵免的税额=75(万元)
(6)实际缴纳所得税
=575-75=500(万元)
【案例5】境外盈利的分支机构适用税率低于境内适用税率情形
A居民企业境内所得税税率为25%,盈利2000万元,甲国分支机构盈利300万元,在甲国缴纳所得税60万元(税率20%,假设无以前年度结转抵免余额);乙国分支机构亏损300万元,在乙国无需缴纳所得税;丙国分支机构亏损100万元,在丙国无需缴纳所得税。
分析:
(1)应纳税所得额
=2000+300=2300(万元)
(2)应纳税额
=2300×25%=575(万元)
(3)抵免限额:
①甲国境外所得税抵免限额=575×300÷(2000+300)=75(万元)
②乙国和丙国都亏损,无所得税。
(4)实际缴纳的税额=60(万元)
(5)允许抵免的税额=60(万元)
(6)实际缴纳所得税
=575-60=515(万元)
4
境内所得为亏损,境外所得都盈利
【案例6】
A居民企业境内所得税税率为25%,弥补亏损前的境内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甲国分支机构盈利300万元,在甲国缴纳所得税款为90万元(税率30%);乙国分支机构盈利200万元,在乙国缴纳所得税款为40万元(税率20%)。不考虑以前年度亏损。
分析:
(1)应纳税所得额
=-100+300+200=400(万元)
(2)应纳税额
=400×25%=100(万元)
(3) 抵免限额: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如果境内亏损小于境外盈利之和,即境外汇总的盈利在弥补境内亏损后还能有盈余,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弥补亏损的先后顺序。
① 甲国先弥补:
a.甲国所得的所得税抵免限额
=200×25%=50(万元)
b.乙国所得的所得税抵免限额
=200×25%=50(万元)
② 乙国先弥补:
a.甲国所得的所得税抵免限额
=300×25%=75(万元)
b.乙国所得的所得税抵免限额
=100×25%=25(万元)
(4)实际缴纳的税额
=90+40=130(万元)
(5)允许抵免的税额:
①甲国先弥补:50+40=90(万元)
②乙国先弥补:75+25=100(万元)
(6)实际缴纳所得税:
①甲国先弥补:10万元
②乙国先弥补:0万元
_
_
_
天扬财税
微信号 : tyjhschoo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