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这两天有点事情,没有连续更新。今天继续更新1938年法国世界杯的故事。
【1938年世界杯官方影像】第三届世界杯于1938年6月4日至19日在法国举行。这是世界杯首次在法国境内举行。原本法国和阿根廷都提出了申办要求。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是法国人雷米特,法国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导致阿根廷人强烈不满,他们认为欧洲不应该连续举办两届世界杯,最后拒绝参赛。乌拉圭为报复第一届世界杯(当时在乌拉圭举办)欧洲球队不参赛,继上届世界杯后,再次抵制本届杯赛。
1938年的世界杯恐怕是气氛最为紧张的一届,因为世界大战的威胁越来越大了。当时,号称“第三帝国”的德国则吞并了奥地利,这就是著名的“德奥合并”。不过,还是有35支球队报名参加本届世界杯。35队按地区分成11个小组进行预选赛,最终选出14支队伍,再加上东道主法国和卫冕冠军意大利,16支球队进入了决赛圈。但由于阿根廷临时退出了比赛,实际上只有15支球队参加本届世界杯。
本届世界杯乌拉圭与英国等劲旅继续拒绝参赛,奥地利被德国占领无法参赛,国际足联找古巴与荷属东印度顶替。由于预赛出线的阿根廷队临时变卦,拒绝到巴黎比赛,所以最后齐集巴黎的只有15支球队,他们是:意大利、匈牙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挪威、荷兰、波兰、罗马尼亚、瑞典、巴西、瑞士、古巴、荷属东印度群岛。 在法国土地上举办的这届世界杯是一届充满火药味的世界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足球最后一次聚会,第二年战争便爆发了。
巴西是本届世界杯的夺冠热门,他们在赛场上表现出的天赋令人惊叹,而他们的射手莱昂尼达斯更是使人印象深刻。莱昂尼达斯不但凭借8个入球成为了本届比赛的最佳射手,更因在比赛光脚射门进球(当时他在面临得分机会时球鞋刚好掉了,他被迫以赤脚射门)而成为世界杯史上的有趣人物。不过实力强大的巴西却欠缺运气,首场对波兰他们以6-5的高比分险胜对手晋级,成为世界杯的经典战例;但在以2:1击败捷克斯洛伐克后,他们却在半决赛上遇上了刚将东道主法国淘汰出局的卫冕冠军意大利。队中最优秀的莱昂尼达斯和蒂姆因伤缺阵令巴西被意大利以2:1击退,无缘最后的决赛。
决赛于1938年6月19日在浪漫之都巴黎的“鸽子”体育场进行,匈牙利人凌厉的攻势掉进“蓝旗军”连锁防御体系的泥潭,处于被动地位。意大利队在老谋深算的教练波佐的指挥下,沉着应对,终于以4:2力克强敌,成为第一支蝉联世界杯的球队;队中的前锋皮奥拉则凭借5粒关键性的入球成为最佳球员。有趣的是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足联副主席意大利人巴拉西将奖杯放进一个鞋盒,奖杯在战争期间一直摆在他的床下。
【1938年世界杯决赛影像】
【精彩故事】
瑞士攻陷帝国——1938年,整个世界,尤其是欧洲大陆,完全被另外一些事情所困扰。世界杯开幕前3个月,德国队与奥地利队均已获得了进军法国世界杯决赛圈的机会。野心勃勃的希特勒看到奥地利维也纳队是一支战绩辉煌的强队,因此,他企图像侵吞奥地利领土一样,也一口吞掉奥地利队参加世界杯的主权,并把奥地利队许多优秀的球员归到德国队。希特勒这个不得人心的决定,不仅受到奥地利球员的强烈反对,国际足球界也群起指斥,连原来担任德国足球队的领队也愤然抗议辞职。但是发了疯的希特勒对此置若罔闻,一意孤行。
1938年6月4日,瑞士和德国两支球队之间的比赛揭开了第三届世界杯的序幕。在法西斯的威逼下,8名奥地利球员穿着印有法西斯字样的运动服。瑞士队和德国队经过加时赛以1:1战成平局。瑞士队分析:德国队的阵营并不理想,教练始终无法把两种足球流派风格捏合到一起。德国人紧逼盯人,而奥地利人却与对手保持一定距离,坚持打阵地战。根据这一点,瑞士队制定了复赛的战术。6月9日,“奥德帝国”队与瑞士队再次开战,德国队为了表示团结一致,再次指定8名奥地利队员参赛。这场比赛瑞士队员个个表演出色,虽然在赛前制定了复赛的战术,起初并未奏效,瑞士队以0:2落后,甚至在上半场快结束时都没有把握住极好的得分机会。但他们没有气馁,甚至下半场左边锋的阿艾华受伤,场上只剩下10名队员继续作战。过了一段时间,阿艾华头缠绷带,两度上阵,将比分扳平。阿艾华这种英勇顽强的精神,大大地鼓舞了瑞士队的士气,他们依旧努力奋斗,连进2球,令人信服地以4:2战胜了号称强大的“奥德帝国”。奥地利队的灵魂马辛德拉坚决不与法西斯同流合污,也抵制参加1938年世界杯。后来,辛德拉被纳粹迫害,最后用煤气中毒的方式自杀。
【瑞士vs德国影像】
瑞士小国战胜了“奥德帝国”,成了轰动一时的头条新闻!许多报纸为此纷纷评说,这不仅仅是瑞士队的胜利,而是世界杯的胜利,是足球技术击败了希特勒的法西斯政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有德国队参赛的两场比赛中,热情的法国观众和德国的政治流亡者在看台上掀起了一股反法西斯浪潮。当瑞士队战胜德国队之后,巴黎几乎全城的居民都为瑞士队的胜利欢呼庆祝。
血战波尔多——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大血战。在四分之一决赛时,巴西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巴西这支传奇般的明星队以超级明星莱昂尼达斯为灵魂。法国波尔多球场坐满了观众。一名巴西队员从场边提起一条长板凳向捷克斯洛伐克队门将普尼拉卡砸去,普尼拉卡躲闪不及,用左手一挡、“咔嚓”一声,可怜的左手当即骨折……比赛重燃烽烟到30分钟时,巴西队看准机会,以一个漂亮的二过一,晃过捷克斯洛伐克队的守门员,将球轻轻地推入网窝。进了!进了!赛场上的巴西队员兴奋得狂呼乱叫,随即真的跳起了桑巴舞。巴西人的欣喜若狂,引起捷克斯洛伐克队长的恼怒,也许是巴西队娴熟的技巧引起捷克斯洛伐克队的嫉妒,在巴西队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在巴西人丝毫没有防范的时候,咬牙切齿的捷克斯洛伐克雄狮突然又向巴西队发起了第二轮袭击。这次袭击终于催生了巴西队员复仇的种子。
【巴西vs捷克斯洛伐克影像】
第82分钟,捷克斯洛伐克队利用巴西后卫失误踢进一球还未来得及欢呼时。下半场,巴西队吸取教训,牢牢地盯住捷克斯洛伐克队的卢德尔·柯贝茨基·鲍尔契克和柯什塔列克,使他们无法发挥,结果捷克斯洛伐克糊里糊涂地连失2球,不得不提前打道回府。
光脚射门——第三届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西队与波兰队的那场比赛。比赛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举行。巴西人的高超球艺,使得这个城市的球迷大饱眼福。尤其是黑人中锋莱昂尼达斯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过人、盘带和射门技术轰动了全城,轰动了浪漫的法兰西。他像足球场上的一位魔术大师,千变万化,弄得观众神魂颠倒,心荡神迷。莱昂尼达斯皮肤黝黑,满头黑发,中等身材,慈眉善目,起初为巴西弗拉门戈俱乐部踢球,后来又转到了圣保罗俱乐部队。他是一个具有非凡创造力,善于出奇制胜的人物。
【莱昂尼达斯·达·席尔瓦】
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巴西队与波兰队的对垒,是足球史上的经典之作。由于巴西人重攻轻守,他们认为比赛的胜负取决于前锋的好坏,所以曾一味地进攻,后防漏洞很大,机灵的东欧波兰队很快发现了巴西人的漏洞,频频轰开巴西人的大门。“黑钻石”莱昂尼达斯如旋风般卷起一股狂风,在赛场上梅开二度,观众连连叫绝。在距离比赛结束还剩2分钟的时候,巴西“黑钻石”莱昂尼达斯站在对方罚球区的边线上,背对着波兰队的大门,正好接到同伴的准确传球,人立即像弹簧似的跳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的双腿像剪刀似的猛然交叉,来了个漂亮的“倒挂金钩”,球如飞箭般穿过守门员的头顶,擦着横梁干净利落地进入网底,终以6比5反超,这真是巴西人的杰出表现。散场时球迷都说“过瘾”。比分如此高而且如此接近,在国际比赛中极为罕见。“赤脚大仙”莱昂尼达斯一人独中四元,成为当时世界足坛一颗光彩夺目的球星。
意大利队(冠军)阵容
卡洛·切雷索利 (守门员)
吉多·马塞蒂 (守门员)
阿尔多·奥利维耶里 (守门员)
阿尔弗雷多·福尼 (后卫)埃拉尔多·
蒙泽利奥 (后卫)
彼得罗·拉瓦 (后卫)
米歇尔·安德烈奥洛 (中场)
布鲁诺·奇佐 (中场)
阿尔多·多纳蒂 (中场)
马里奥·根塔 (中场)
乌戈·洛卡特利 (中场)
朱塞佩·梅阿查 (中场)
雷纳托·奥尔米 (中场)
马里奥·佩拉佐洛 (中场)
彼得罗·塞兰托尼 (中场)
塞尔吉奥·贝尔托尼 (前锋)
阿梅代奥·比亚瓦蒂 (前锋)
吉诺·科劳西 (前锋)
乔瓦尼·法拉利 (前锋)
彼得罗·费拉里斯 (前锋)
彼得罗·帕西纳蒂(前锋)
西尔维奥·皮奥拉(前锋)
维托里奥·波佐(主教练)
下一期的世界杯故事将为大家介绍1950年巴西世界杯,有任何建议和批评写在评论区,虚心接受并改正。